-
三鹿奶粉“出事”了!
9月11日,國家質檢總局、衛(wèi)生部相繼指出,近期甘肅、江蘇、陜西、山東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寧夏等地報告多例嬰幼兒泌尿系統(腎)結石病例,并高度懷疑與使用三鹿奶粉有關!
一“石”激起千層浪。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今年真是民族品牌的多事之秋:可口可樂收購匯源風波還在恣意蔓延,三鹿奶粉事件又橫空出世!
值得密切關注的是,三鹿奶粉事件的性質和影響遠遠超越了匯源式的民族品牌自主發(fā)展與否的情感與市場命題,而關乎國家共公安全、社會道義、兒童生命健康、品牌聲譽乃至企業(yè)的生存發(fā)
展大課題。 尤其讓人揪心的事,三鹿對這種大品牌危機的反應速度和處理智慧,也略顯遲鈍、草率和稚嫩。
在全民消費保護意識空前覺悟、國家公共安全監(jiān)管空前嚴厲以及社會輿論監(jiān)督空前透明與敏感的今天,這是一種嚴重的戰(zhàn)略性失誤!
作為中國最大的奶粉生產企業(yè),三鹿是令人尊敬的。尤其是在多美滋、美贊臣、惠氏等世界級洋品牌林立的中國奶粉市場,三鹿不僅在三四級市場占盡優(yōu)勢,而且也在一二線市場發(fā)起強有力的滲透和覆蓋!
然而,在品牌建設和危機公關方面,三鹿卻仍然顯得如此青澀。這種青澀表現在:
反應速度慢。事實上,早在三個月前,甘肅蘭州就陸續(xù)發(fā)現患有結石病癥的嬰兒,家長們反映,孩子們出生后一直吃“三鹿“奶粉。而直到9月11日,衛(wèi)生部和國家質檢總局鄭重發(fā)布公告后,三鹿才首次作出回應和應對!
立場和態(tài)度生硬。事件發(fā)生后,三鹿的第一反應是表明自己的產品是“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測,均符合國家標準,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患病嬰兒是因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!睘榱诉M一步證明,三鹿委托甘肅省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對三鹿奶粉進行檢驗,“結果顯示各項標準符合國家的質量標準,因此三鹿奶粉質量是合格的!本驮谫|檢總局和衛(wèi)生部明確表態(tài)之后,三鹿給媒體的回函里還再次強調“我們可以肯定地說,我們所有的產品都是沒有問題的!薄
也許我們應該相信三鹿以上聲明的真實性,但是依然缺乏足夠的誠意和責任感,保護、避開、一味表白的生硬態(tài)度,只能激起公眾更多的猜疑!
應對措施零碎、單薄而無力。除了“公司密切關注奶粉事件,派人趕赴相關地區(qū)了解情況,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!比顾坪跤悬c手足無措,拿不出更系統更有公信力和說服力的舉措。
而到了11日晚,三鹿再次發(fā)布聲明,稱“經公司自檢發(fā)現,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,市場上大約有700噸。三鹿集團公司決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!薄
由于缺乏系統性和整合性,以及前后矛盾的聲明,召回似乎變成迫于壓力不得已而為之之舉!
及時性、真實性、透明性、責任性、系統性,從我長期從事公關營銷顧問所創(chuàng)導的危機公關“五性原則”來看,三鹿的所作所為,的確還遠遠不及格!
倒是像極了肯德基蘇丹紅事件、高露潔致癌事件、雀巢奶粉碘超標事件、光明回收奶事件、康師傅水源門事件的處理風格。也就是說,三鹿似乎并沒有從這些失敗的案例中汲取太多經驗和教訓。
這讓我們不由得為三鹿擰把汗!
別忘了,當年肯德基、高露潔和雀巢純粹是因為自高自大,藐視和低估了中國政府和消費者,而自食其果,付出慘痛代價。如果不是強大的品牌和資本優(yōu)勢撐腰,以及嫻熟的公關彌補能力,他們的結局將會更慘。而對于光明和康師傅而言,純粹是重視不夠、經驗不足、反應不靈使然!
而三鹿遭遇的是第三種危機:事件性質和影響更重更深,危機應對能力更弱更脆。也許,這是一個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致命危機。